中国科学院院士于贵瑞:“双碳”目标实现离不开坚实的科技支撑
来源:必发bf88唯一官方 发布时间:2025-01-31 08:48:5612月1日,由天府永兴实验室主办的2024天府碳中和论坛在成都举行。论坛以“创新驱动低碳转型 发展绿色新质生产力”为主题,邀请碳中和领域相关院士、行业领袖、企业代表,聚焦双碳领域热点话题,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主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天府永兴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于贵瑞以《陆地ECO碳通量及碳汇功能时空格局观测研究》为题展开了分享。
“地球ECO中,碳循环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于贵瑞指着一页图表说道,气候变化问题造成了大气温室气体的大幅度增加,导致了全球变暖加速。怎么样才能解决?“我们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减少排放,第二个是增加碳汇。”那么,“中国陆地生态碳汇到底有多大?还有没有增长的空间?怎么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在于贵瑞眼中,这些是亟需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应从自然—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视角,选择最优路径,渐进技术迭代、稳健推进行动。“中国作为一个碳排放大国,面临着巨大的碳中和挑战。”在于贵瑞看来,虽然面临挑战,中国拥有广阔的国土和丰富的ECO,陆地生态系统具有巨大固碳能力。
如何测量中国的碳中和能力?“这需要很强大的科技支撑力。”于贵瑞介绍道,中国国土面积如此之大,必须建立一个科学的逻辑框架,通过汇聚碳汇资源,对科学数据分析,并且研制碳汇模型,从而进行计量,为国家碳中和重大问题开展综合研究。
数据显示,当前我国陆地ECO有机碳储量约3500亿吨,有机固碳速率可信区间约10~15亿吨二氧化碳,占全球陆地净碳吸收量的15%~19%,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进程中发挥着“压舱石”“稳定器”的重大作用。基于监测数据,于贵瑞指出,在10-15亿吨左右的固碳能力基础上,通过农林的减排、生态的增汇、地质工程封存,我们有希望把中国碳汇能力提升到20-30亿吨左右。
面向未来,于贵瑞认为,中国未来的碳汇工作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我们大家都希望构建起国际领先的国家监测体系,通过地面调查和清查、碳通量观测、大气反演模型、遥感技术、碳循环过程模型等方法,实现通量、浓度、储量的立体化网络体系,形成国家监测网络,为应对未来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碳中和能力提升做好科技支撑。
同时,谈及四川,于贵瑞也给出了建议,“如果我们天府永兴实验室能够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在成都构建起整个西南地区的这套监测体系,我相信未来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黄雪松 图据 主办方 责任编辑 常莉娟 编辑 王奕然
祝福:中国科学院院士于贵瑞:•双碳•目标实现离不开坚实的科技支撑!谢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谢谢![祈祷][玫瑰][微笑]!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实现碳中和及生态文明急需完善现有化石能源工业利用方式: 工业革命以来,将地层中的化石能源(煤、石油及天然气等)开采出来,燃烧利用变成了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对地球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是不合理的。 化石能源不仅是一类能源,而且还是一类以碳氢化合物为主的物质,因此,我们提出了将化石能源的能量和元素同时高效利用而不排放二氧化碳的科技路线,能形成化石能源固碳利用的能源工业和材料工业路线,综合经济效益更好! 这也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经济可行的根本途径。
感觉时间在赵雅芝和叶童身上静止了,属蛇的赵雅芝给小撒戴上生肖帽,小撒:我蛇年的帽子是白素贞给我戴的!©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央视网消息:韩国风波延宕一月有余,让本已疲弱的韩国经济“雪上加霜”。有舆论一致认为,此轮政治动荡对韩国经济、社会和外交等都将产生深远影响。韩国韩亚金融研究所日前发布报告说,韩国总统尹锡悦去年12月初宣布紧急令后,引发金融市场巨震,韩元对美元汇率快速下滑。
在锣鼓喧天中,在鞭炮齐鸣里,滚灯翻涌着岁岁平安,舞动着年年有余。苏有朋、陈伟霆、张艺兴如意舞步,踏歌而至。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总台春晚,热烈开场!©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春节,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目前,世界有近20个国家将春节定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的形式庆祝中国的传统新年。第78届联大还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的假日。我们的外交部发言人也多次向各国朋友们发出邀请,欢迎来中国过大年,分享“春节快乐”!
湖北省商务厅发布最新通知根据商务部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安排湖北省2025年将继续开展汽车、家电、家装厨卫和电瓶车以旧换新活动并做好跨年度政策衔接工作请众多购买的人及时关注湖北省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有关政策关于汽车以旧换新1.